::: 2020.11.06 蘇孟宗 / 後疫情時代展望產業新趨勢 – 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
newsbanner

2020.11.06

蘇孟宗 / 後疫情時代展望產業新趨勢title

※本篇文章由《臺北產經資訊網》授權刊登

新冠肺炎影響已然蔓延,不僅改變人類行為,亦對企業營運產生重大變革。然而面對後疫情時代有許多新興應用及商機群起而生,包括0接觸經濟、0國界製造、0距離創新、0負擔健康、0污染生態等,因此臺灣應該要超前部署,如布局防疫科技、強化智慧價值、科技服務業轉型升級,以及提升強韌產業生態等。

前言

從2003年的SARS,歷經2012年的MERS,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至今影響程度已遠超過16年前的SARS。目前國外疫情尚未看到趨緩,疫苗也還未完全成功,許多國家已經有看到疫情的第二波及第三波,因此還要觀察疫情是否會拖延到明年春季。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全球新興大規模傳染病復萌頻率已經縮短,顯示全球大規模致命疾病發生頻率未來可能正進入一個「新常態」的階段。

壹、重大人類行為模式改變

綜整國內外研究報告,這次疫情過後,一些人們的行為模式將有所重大改變,包含:

一、低接觸社交互動方式:從以前蓬勃發展的社交網脈(Social networking),轉到維護安全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不握手或戴口罩逐漸見怪不怪。

二、工作與生活場域混搭:以往是企業不太習慣員工利用遠距上班,未來將不只是會更習慣從家裡遠距上班(Work from home),逐漸走向無所不在的遠距上班(Work from anywhere),甚至更會進一步到在公司與家之間的工作站(Work hub)上班,避免在家被其他事情干擾。

三、更適應數位消費:老少青族群更加習慣透過使用線上購物及虛擬體驗,也因為使用非接觸方式付款,更加速了第三方支付的使用。

四、更重視公共衛生:更多人重視食品安全、自身健康、公共衛生,以及因為防疫更能接受健康電子履歷,與容忍防疫政策或接受個資使用的正當性。

五、降低人群活動意願:人們將會降低參加大量人群活動,除了增加居家活動之外,也會較願意赴戶外空曠區域,因為無法忍受長期待在室內。

六、減少大眾載具需求:人們會降低搭乘公共運輸,甚至減少乘車共享服務,進而增加使用私人車輛。

其中「降低人群活動意願」與「減少大眾載具需求」的行為改變,不僅將會影響人與人互動的關係,對於綠色運輸或共享載具的使用率也可能會降低,影響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節能減碳環保理念。未來應該要透過創新的防疫科技,才能增加大家對健康防護的信心度,重回原來努力的正軌。

貳、重大企業營運模式改變

另外,如果大規模疫情成為「新常態」,很多企業為了增加風險控管以及接受新興員工職場行為,許多營運模式也會有所重大改變,包含:

一、遠距工作興起:員工遠距工作將更被接受的選項之一,也將成為企業的新職場文化。

二、1.5米經濟新常態:企業內部會更加注重具有社交安全之工作環境,也會因應自動化、無人化,低接觸新服務模式,而積極掌握相關商機。

三、全通路行銷時代:客戶跨通路數位足跡,數據驅動的行銷與商業決策將影響數位行銷,提早迎接客製化精準行銷時代的來臨。

四、數位技術投資增加:企業擴大投資在遠距協作工具和虛實整合,一方面強化客戶體驗數位整合,另外也提升網路安全防護。

五、提升企業營運韌性:許多企業將提升營運復甦所需的能力,如供應鏈彈性、透明度、資源盤點、災害模擬、異地備援、快速移地製造等。

六、疫情安全社會責任提升:這次疫情很多公司展現關懷員工、消費者和社會。同時,也會更加遵守履行政府衛生政策及旅行禁令。

叁、2020-2030新商機

另外,在振興臺灣產業的政策議題上,很多人已經在關注如何吸引台商回流,投入高階製造及研發,以及如何協助製造業全球布局,將高附加價值留在臺灣,提升強韌產業生態。首先,2020年臺灣產業要掌握的短中期商機,包含1.5米社交距離之「0接觸經濟」、全球布局之「0國界製造」。進一步,眺望2030年,長期性商機則代表更多的商業機會,但也有更高的挑戰性,包括智慧生活之「0距離創新」、健康樂活之「0負擔健康」、與永續環境之「0污染生態」。


▲2020-2030新商機

■ 0接觸經濟

因為防疫需要避免實體接觸,許多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會盡量透過非接觸式的模式進行,包含以現場各種偵測科技,以及透過網路的遠距系統。以往發展數位經濟會強調擴增社會網脈,如今因為疫情卻要保持1.5米的社交安全距離。許多這次防疫已經大量使用的功能,像是遠距會議、遠距營運、線上教學、遠距照護、餐飲外送等應用,都是要立刻掌握的新興商機。從過去的歷史顯示,即使在疫情過後,民眾的使用習慣有可能會再稍微回復到疫情前的模式,但有些新使用行為或新生活習慣可能會加速被接受,甚至與原本的模式混合使用。

■ 0國界製造

因為美中科技分流、疫情風險控管二大趨勢,挑戰現有製造供應鏈分工模式,未來製造業將走向全球布局分散式製造,而非集中在極少數的國家。過去製造業多以人工成本較低的一兩個國家為成生產基地,透過WTO低關稅的互惠模式,出口到全世界各地。然而,最近幾年許多大國需要照顧在地經濟和就業機會,逐漸要求製造業轉移到各國家內製造,高度智慧化及自動化將會是在先進歐美國家降低製造總成本的科技創新應用重點。

■ 0距離創新

長期來看,智慧生活將從今天的「0接觸經濟」模式延伸,透過雲與端的科技整合,提供遠距使用者無距離的貼心、溫馨的體驗式服務和商業模式。所謂「遠在雲邊,盡在眼前」(Physically separated but virtually connected)的體驗式服務,就是將以前遠在天邊的使用情境,透過雲端科技,將彼此距離拉近及整合網宇實體,將所有體驗模式大量展現在眼前。以遠距視訊為例,雖然透過視訊系統隔空開會或閒聊,但透過目前的工具,較無法維持與人相處時的肢體語言或接觸、或了解遠在彼端的參與者之專注度等,也較無法讓科技展現「以人為本」的溫度。而這些挑戰代表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就是潛在可以透過創新科技解決的未來商機。

■ 0負擔健康

因應高齡少子化的趨勢,未來健康照護將成為許多國家重視的社會政策,照護者和被照護者都是需要被關注的對象。只是,健康照護所延伸的社會成本,也將是政府財政要解決的課題。於是如何在朝向全民精準健康的方向邁進,並能夠做到最低的負擔,除了需要政府跨部會互相合作,財源收入也要透過跨產業跨領域的生態圈建置來解決,甚至透過資料數據的分析,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才可以分擔財政上的負擔。

■ 0污染生態

在疫情發生之前,一般的永續環境談到較多的議題為綠色能源、節能減排及循環經濟。如今,在疫情發生之後,大家已經警覺永續環境的範疇也應該包含韌性生態的元素。於是,與其在產品丟棄之後才要去用較高的成本做好回收與循環再使用,未來應該要在產品設計的源頭,就加入低汙染及循環再生的理念,才能減少回收及再利用的多餘成本。

肆、建議

展望未來,在後疫情時代有許多新興應用及商機群起而生,建議臺灣應該要超前部署,加速推動以下四點重大產業發展政策:

一、掌握防疫科技商機

這次臺灣在防疫成效讓世界看見,加上臺灣在醫療水準、健保資料完整度、電子資通訊製造等能力是被世界所認可,因此,未來在健康照護和防疫科技應用上,臺灣應該可以把握住此未來商機。例如,跟「疫情前防護」相關的商機有:防疫設備(如口罩)、生理偵測(如熱像體溫偵測)、體溫監測、與快速篩檢;與「疫情中因應」相關的商機包含:病毒治療藥物、呼吸治療器、重症加護系統、遠距診療、線上監控與復健系統;另外,跟「疫情後照顧」的機會有:智慧復健系統與醫材、居家管理及自主移動機器人。甚至,臺灣產官學研跨界應該積極加入國際防疫相關的聯盟,一方面可以加入國際生態貢獻在生醫領域的專長,也同時幫助台商進軍國際生醫、機械及電子資通訊相關市場。

二、強化智慧價值的製造臺灣

臺灣雖然沒有廣大的內需市場,但是有眾多的台商製造工廠及供應鏈遍布全球,這些都是臺灣智慧機械及相關應用系統最大的準內需市場。但是臺灣過去薄利多銷的代工製造模式,經過這幾年透過「工業4.0」的思維持續強化智慧製造能力;也因為疫情與美中科技分流的原因,有許多台商已經把海外工廠轉回到臺灣及擴大在臺灣的產能;未來臺灣整體製造業政策,應該思考如何發揮「智慧臺灣價值(Smart Taiwan Value)」,啟動在臺灣總部及海外都有製造基地的「製造臺灣(Made by Taiwan)」全球布局策略。所謂「智慧臺灣價值」,就是將「創新經濟、包容社會、永續環境」的全方位價值,透過臺式「製造業功夫×服務業精神」的軟硬融合體系,與全球消費及供應生態緊密結合,讓臺灣成為共創共榮共好的關鍵夥伴。而「製造臺灣」的全球布局策略,就是建立以臺灣為基地的全球製造總部,透過遠距系統協助管理海外工廠的關鍵營運(如營運監控、不良率分析等),並負責智慧製造所需之先進技術研發,以及建置在地的試驗工廠,再推動到其他區域工廠。而在臺灣總部投入的研發人員,可以創造更高的在地價值,一方面可以讓臺灣更加走進全世界科技重鎮的生態系,也可持續在臺灣延攬與培育全球高階研發與應用人才,帶動整體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

三、以科技服務業協助中小企業

臺灣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雖然整體服務業占GDP及就業人數逾6成,及中小製造業占全體製造業96%,但因較無大型企業有雄厚的財務和人才,長期處於創新動能不足、較難吸引科技人才、面臨轉型升級與價值提升等困境。在疫情前就已經受到全球科技潮流衝擊,受到疫情衝擊後,現今不僅需要政府的「紓困」資源度過疫情的衝擊,也要在疫情當下及早規劃「振興」策略輔助方案,與其直接給魚吃,需要思考如何給釣竿及教會釣魚。例如,透過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如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科技平台、研發測試及科技顧問),提供專業諮詢、規劃與導入科技解決方案,協助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產業成功轉型升級,強化未來競爭力。

四、打造強韌臺灣生態

所謂強韌的傳統定義,就是要具有事前診斷(Diagnostics)、事前準備(Preparation)、事發前預警(Forewarning)、事發時快速反應(Response),以及衝擊後迅速恢復(Recovery)的能力,其中的事發前預警是需要較前瞻的技術應用,未來有許多新興數位科技如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可以發揮的空間。而「強韌臺灣生態(Resilient Taiwan Ecosystems)」,就是要建置具有臺灣文化特色之高彈性(蟋蟀)、高韌性(竹子)、高韌命(蚯蚓)、高價值(臺灣黑熊)的創新應用生態,成為全球產業價值鏈與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關鍵夥伴。例如,在高階製造、精準健康、人文科技等都是臺灣可以發揮強韌生態的應用領域。


▲打造「強韌臺灣生態」成為全球的關鍵夥伴

結論

綜上所言,臺灣在這次疫情中,進行口罩徵收、口罩國家隊成立、全面疫調等超前部署的「防疫」措施,不但將疫情控制成為全球的模範,還有餘力援助友邦,贏得他們的感謝與尊敬。儘管疫情當下對臺灣產業的短期影響不容小覷,我們更應該要關注在疫情過後,如何利用臺灣自有的產業優勢及善用新興數位科技,協助產業全面轉型升級,才能在疫情過後,贏在國際競賽的起跑點上。

 

【作者介紹 蘇孟宗】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人工智慧策略辦公室主任

【文章出處】
臺北產經資訊網 | 後疫情時代展望產業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