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海外補助實績
今天是我們第一天進Slush會場,一大早就排了很長的隊,對於不善於在冰冷環境下生活的我們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建議以後有機會到Slush芬蘭的台灣團隊們,記得外套要帶厚一點。
在等待的過程,我們認識了來自荷蘭的加速器Rockstart的scouter,Sofia。當然,趁著這個機會,我們有介紹了一下Pinway現在在做,以及未來想做的事,也彼此交換了名片。
再等待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可以入場了。一進入了會場,被整個氣氛給震住, 因為整個會場的燈光再加上人山人海的環境,會讓人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
整個會場共分了11個區域, 我們原本想在Demo Area看看能不能找到同樣是台灣去的團隊,但因為整個場地的動線有點複雜,再加上昏暗的燈光,走著走著就有點迷路,忘了自己是在東南西北。
最後我們決定多花點時間在Pitching Stage,主要是因為團隊來自不同的國家,每個團隊只有約5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做簡報以及問與答,所以我們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吸收到比較多的東西。
整場Pitch的活動到晚上6點左右。最後是由最近很熱門的話題VR與AR,再加上一點點的AI來做為最後的Topic,結束了100個團隊的簡報。
雖然出發之前有報名了2個pitching的競賽活動沒有被選中,但是有1, 2個與創投面對面面談的Round Table機會。
一整天下來的學習,對於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有很多的啟發。同時,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議給之後要參加此類型活動的團隊以及台灣支持新創團隊的機關或私人機構。
給自己:有點子的人很多,但不見得每一個都是好的點子,即便是一個好的點子,能夠將自己的點子具體執行的卻又更少。就算是執行了,但執行的好的卻又是少之又少。
給其他的團隊:在這種大型的會場中擺設攤位,如何在人來人往的人群中吸引別人的眼光而讓人停下來詢問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其中有一間公司在自己的攤位旁邊擺放2隻恐龍讓人停下來拍照就是一個很聰明的方法。
支持新創團隊的機關或私人機構:在會場中有發現幾個國家,ex:韓國語法國,就包了1整個區塊讓自己國家的新創團隊們擺放自己的攤位。甚至於有出版1本簡介介紹自己國家的團隊以及他們的攤位位子。我們在參加這次Slush的event中就有發現和其他同樣來自台灣的團隊們,不知如何在這麼大的會場中找到他們。
今天是第二天進入Slush會場,除了去看Piching competition的final學習別的團隊如何演出成功的pitch之外,另外一個任務是去觀察別的國家如何把自己的新創團隊推向國際的舞台。其中發現韓國在這方面的確是有下了很大的功夫,比方說韓國的團隊們就佔據了2~3個區塊,而三星也同樣的有一個很大的區域去展示他們的VR產品並讓人做親身的體驗。這也印證了之前對於韓國人的印象,就是韓國人很團結,他們很會打團體戰。
而也因為如此,在這次的100 Pitching competition當中,韓國人是唯一上台團隊比較多的亞洲人。
除了韓國之外,義大利以及土而其也同樣的有自己的區塊讓他們的團隊去展示他們的作品。
反觀從我們台灣去的團隊就只能靜靜地待在一個角落,自力更生,自求多福。聽說在會場共有5個台灣去的團隊,但是彼此都不認識,也不知道在哪一個角落。
對我們團隊來說,另外一個壓軸是參加Roundtable的會議,與創投面對面的接觸與交談。在這次的會議當中,我們算是3~4有發言的人的其中一個。而我們的問題是對一個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如何在西方國家尤其是像芬蘭的Angel及VC中募到創業的基金。其實在會議之前我們心中已經有的答案,沒有意外的,VC給的答案是要他們投資在世界的另一頭的團隊是一件很困難的是,一方面是掌控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台灣是12個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他們沒有辦法動不動就飛過去,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對於台灣的環境很陌生,語言,稅,政治環境等的因素。因此他們要考量的點就會比較多,所以他們會盡可能找自己或鄰近國家的新創團隊。因此,我們在第一輪募資的方向會傾向於在台灣募資,等到規模大了,也如期做了跨境的電商,才有機會跟國外的Angel或VC募資。
伴隨著Slush event的結尾,大會舉辦了一場盛大的after-party。從晚上9點開始,整個會場區分了很多的區塊各自播放著不同的音樂。有的地方是純跳舞,有的地方是比較像Lounge bar,有的地方是個大舞台上面有Finland的歌手或樂團上台表演,還有一個區塊是給喜歡唱卡拉ok的人歡唱的地方。
今天特地安排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走訪了赫爾辛基最大的設計區,Design District (https://designdistrict.fi/en/),主要是為了加強平台商品的多元性與異國風情。走進設計區,裡面的商店性質形形色色從室內裝飾,家具,美容理髮,服飾配件,古董,到畫廊都有。整個區塊被幾條街分隔開來,商店零零落落的分散得很開,也因為如此,在嚴寒的氣候下,我們路走的有點辛苦。
這一次行程主要地目的是想考察芬蘭當地的商品性質與台灣現有的商品的差異性以及國際物流的可能性。然而,幾個多小時走訪下來,符合我們網站路線的商品的確不多,東刪西減的到最後只剩下5, 6家左右。而其中有2家的商品不論是尺寸大小,商品性質以及國際物流皆能夠符合我們的期待。因此,我們彼此交換了名片以便後續聯繫。對於Design District覺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們找不到獨立設計師或工作室,大部分都是品牌商品,因此對應到的都是店員。而他們對於商品圖片的授權以及語言的轉換都無法給出任何的意見。
總結這三天下來的行程,(1)這一次在Slush學習到了Pitch隨著時間的不同,要呈現的重點與內容要調整以及評審委員看得點與思考的問題。(2)擺設攤位時要有突破性的點子去讓人來人往的人潮停下腳步。不然很容易被淹沒在一片人海當中(3)芬蘭的Angle或VC對於台灣新創團隊的投資想法,遠距離的投資合作是個問題,有很多的東西需要考量增加了投資的門檻。(4)收集了一些商家與商品的資訊以及初步已有2家商店願意配合。後續回國後再繼續用email聯繫。同時,詢問已開發到的商家是否有其他handmade的設計師可以介紹。(5)與Fiskars village的設計師進行email聯繫,培養日後合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