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20 王琬昀/臺灣軟體新創出海模式分析與建議 – 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
newsbanner

2023.10.20

王琬昀/臺灣軟體新創出海模式分析與建議title

軟體新創有望成為臺灣的護國群山

臺灣因強大的「硬」體製造供應鏈聞名全球,現在臺灣「軟」實力也日益突出,憑藉堅固的技術基礎、受過高等教育的IT人才和政府政策支持等,陸續誕生出越來越多優秀的數位軟體新創,並陸續在國內外上市,包含前進日本的沛星科技(Appier)、加拿大的軒饌廚坊(Just Kitchen)、赴美那斯達克借殼上市的睿能創意(Gogoro)、玩美移動(Perfect),以及在臺灣櫃檯買賣中心掛牌的九易宇軒(91APP)、台灣證交所創新板掛牌的走著瞧(Whoscall)等。

這些軟體新創進入資本市場有著指標性意義,為新創市場增添強大的動能,過去臺灣投資人為了在有限期間(7~10年)內基金獲利退場,多關注投資成熟公司,軟體新創成功的故事,使得投資人看到臺灣新創的出場機會及相當的潛在報酬,成為投資臺灣新創的誘因,有望帶動群聚效應,成為下一座臺灣的護國群山。

軟體無國界,臺灣軟體新創陸續成功出海

對臺灣新創而言,國際化不僅是業務發展的趨勢,也是企業生存的關鍵。由於臺灣內需市場小,在網路與軟體無國界特性下,「出海」成為重要課題之一,發展「臺灣+1」(臺灣以外,再加一個市場)成為軟體新創成功生存且持續獲得投資的策略。

尤其以軟體服務為產品的軟體新創,相較於傳統軟體產業以套裝軟體一次性支付的銷售,軟體新創多以軟體即服務(SaaS)訂閱制為主,惟因訂閱制的單價偏低,普遍需要大規模的市場作為支撐,以度過新創初期的燃燒率(Burn rate)。

臺灣軟體新創成功出海的模式

  • 模式一:生於國際型

從成立Day1就具有國際視野,直接面向國際市場。通常由在外國求學或工作的臺灣人才回國創業,他們帶回的不僅是學識,還有對外部市場的認知、網絡與人脈。使得企業在創立之初,就具有較高的國際化DNA,且具敏銳的市場觸覺,能快速鎖定目標市場,針對該市場進行產品或服務的研發,不少區塊鏈軟體新創以此種模式出海。

  • 模式二:國際競賽型

通過參加國際性的科技或創業競賽,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僅能夠為企業帶來資金支持,還有機會與國際業界大咖建立聯繫。成功獲獎的企業,尤其能受到投資人和媒體的關注,為後續的國際擴展鋪路,不少資安軟體新創以參加各種頂尖攻防競賽,並取得名次而成功出海。

  • 模式三:企業育成型

隨著臺灣大型企業對新創的關注,許多公司都建立自己的加速器或創投基金。「企業育成型」的新創,得以利用母企業的資源、技術與網絡,快速成長。當新創企業技術成熟或業務穩定時,他們就會考慮進入國際市場,而母企業的資源、資金和網絡則為他們最大的後盾,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整合不同軟體新創的服務,將臺灣新創一起帶出海打世界盃。

  • 模式四:內需淬鍊型

雖然臺灣市場相對小型,但高度的競爭性使得許多新創企業在此淬鍊出極佳的業務模式和產品,並透過各種展會等方式爭取國際曝光度,由於這類型的企業,已經在本土累積足夠的經驗和資源,及場域示範的成功案例,國外市場能透過在臺的成功案例,看到產品與服務的效果,進而加速將台灣軟體新創引入國際市場。

  • 模式五:資本市場型

資金是新創企業的生命線。這類型的企業透過吸引國際創投,獲取大量的資金支持,並利用這些資金和國際網絡,開始其國際化的旅程;或是透過併購當地市場的新創公司,直接介接當地新創的品牌、客戶、人才等,縮短摸索海外市場的時間。

結論與建議:因地適宜調整產品與服務

雖然臺灣軟體新創出海的模式策略不同,但成功出海的新創都具備因地適宜的韌性,尤其國際市場不盡相同,軟體新創出海普遍面臨海外市場落地與當地文化適應等問題,因此軟體新創必須目標明確鎖定進攻市場,同時考慮不同市場環境的差異,以便適當調整自身產品(或服務)的定位,並建立有效的跨國網絡、調整組織文化以符合當地國情、法律規範等,才能提高進入海外市場的成功機率。

 

【作者介紹 王琬昀】

(經歷)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專業於創新創業商業模式研究,範疇涵蓋國際創新創業政策、國內外創業育成產業研究等。曾投入數位健康產業、銀髮產業、中國大陸總體經濟與新興產業發展等研究領域。具APIAA產業分析師認證。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

 

(專長)

創新創業商模

創育產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