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05 從農事看社企(下):萬惡盤商與可憐小農?產銷體系比的是拳頭-「農地食安」社企活動報導 – 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
newsbanner

最新消息

2016.08.05

從農事看社企(下):萬惡盤商與可憐小農?產銷體系比的是拳頭-「農地食安」社企活動報導title

名稱:公益爆米花#37|【農地食安】──讓農地養出生機,開創農業新模式

日期:6 月 30 日(四)

時間:18:30 – 21:30

地點:社企聚落

主辦: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承辦:NPOst 公益交流站

協辦:
社企聚落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主講:
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戴劭芸|醜蔬果大翻身共同創辦人

承上篇:從農事看社企(上):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我們與食物的距離

萬惡盤商欺負可憐小農?!
常聽到許多人說產銷體系裡最大的問題就是「萬惡盤商」──盤商層層剝削,為了利潤,讓友善耕作的小農無法生存。但親自與農友、盤商、行口套交情、建立關係後的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卻說:「萬惡盤商、可憐小農是個誤解,產銷體系裡並不是下游欺負上游這種角色之爭,而是大的欺負小的!」

面對生產不穩定的有機農友,盤商的確給予很低的收購價,但實際訪問過盤商的謝昇佑說:「他們不是邪惡,只是要生存!」壓低價格不是要欺負小農、也不是為了賺取利差,而是要讓小農不敢再進貨。對於盤商來說,穩定的質量就是一切。謝昇佑給了一個簡單的情境:假設今天盤商收了有機農友的作物,有機作物可能品質很好,但數量不穩定,當盤商今天把這批貨物賣給下游,隔天下游再向盤商要求「上次品質很好的那批有機貨」,盤商卻給不出來,作為中間人的盤商該怎麼跟下游交代?

除此之外,在這個「比拳頭大」的產銷體系中,小盤商也會有被「塞貨」的情形,譬如明明只向產地盤商訂了 100 箱,卻送來 200 箱,這中間一倍的數量差別,都需要消費地盤商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在時限內消耗完畢。

另外,小農也並非全部都是大家想像的「單純又可憐」。謝昇佑曾遇過一位水果農友,水果上的斑痕,懂農事的謝昇佑一看就知道是灑農藥造成的藥斑,小農卻硬掰說是有機耕作產生的蟲蛀。他也曾想過和合作的農友共同訂定價格,然而讓農友自訂價格的結果,卻是農友把自己的農產品同時放在好食機和一般通路銷售,但在能抽高利潤的好食機這邊,農友訂定的價格竟比其它給低利潤的一般盤商還貴。好食機明明對農友最友善,卻遭到最不友善的對待。

tumblr_o5xz8y3xHK1tomxvuo10_1280

先溝通,才能改革
在這個比拳頭大的高度競爭體系中,人人自危,穩定的產量和質量決定一切。因此願意進行友善農作的小型生產者非常吃虧。剝削不是發生在特定角色身上,而是整個體系之中。為了生存,盤商勢必對小生產者不好,非友善農作的大型生產者勢必和小生產者競爭。

好食機的新制度,因此不再透過大量的貨物壟斷賺取差額,而是協助資訊的溝通跟轉譯。謝昇佑意識到,必須讓小生產者跟消費者互相了解、互相認識,讓消費者了解小生產者投入有機的原因,並且共同承擔有機農作產量不穩的成本,才有可能在以產量、成本為主要取向的產銷體制之外,另闢蹊徑。

謝昇佑開玩笑的說:「人家常問我在做什麼,我都說我在作仲介啦──仲介生產者跟消費者認識。」透過仲介,協助生產者跟消費者成為一起面對問題的共同體。而共同體的實現,謝昇佑決定透過共同購買的「菜市長制度」來進行。

「菜市長」制度,是由好食機進行農民的管利跟審核,挑選友善環境的農友,並由都市社區的某個店家或某個人擔任菜市長──共同購買的團購召集人,好食機每週跟菜市長說明下週有哪些環境友善農產品產出,由菜市長統整社區的需求回報,貨送到社區後,再進行分貨。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交易,而是交流與溝通。好食機不只在菜市長、農友與消費者的社團裡倡議友善耕作,也透過每週的食農教育學堂來促進理解,每年更號召農友、消費者與菜市長參加大型年度聚會,共同討論菜事長制度下的各種食農議題。

在謝昇佑推廣共同購買的過程,中大農都沒興趣配合,因為農民必須花時間跟消費者溝通,而大農通常時間不夠。然而,即使有溝通的意願,消費者跟生產者的溝通,也不如想像中容易。資訊透明,也不是把資訊放上網路,就透明了!謝昇佑舉例,譬如農民在網路上寫下自己使用「枯草桿菌」,把資訊公開給消費者,但看在對農事一無所知的消費者眼裡,「枯草桿菌」四個字有寫跟沒寫一樣!因此好食機的轉譯與仲介,尤其重要。

好食機協助小生產者進行食品管理的技能提升/圖片來源:好食機
好食機協助小生產者進行食品管理的技能提升/圖片來源:好食機

讓農民與消費者共同面對問題
從去年開始,好食機要求農民全面透明。以前,最簡便的方式是讓農民去做用藥檢測、環境安全檢測,看到標章、看到證書,懶惰的消費者就安心了,然而這樣其實無助於溝通。好食機一直如此運作,直到碰到了「大禹嶺蘋果」事件,他們才了解,有些問題,是標章、證書無法解決的。

2 年前,好食機接觸大禹嶺的果農,碰到了有機與環境的兩難。早期,政府認為蘋果樹是保育樹種,因此獎勵大禹嶺農民種植蘋果。然而原生於溫帶地區的蘋果樹,想在臺灣種植根本無法不用農藥。農民曾經做過實驗,完全不用農藥的結果,不只一分地只能採收 14 顆蘋果,每一顆還都長得跟網球一樣軟,脆度不足,完全無法出售。

想加入有機行列的大禹嶺農民因此陷入苦思,是否要砍掉農藥蘋果數,改種植一般山坡地都會種的高冷蔬菜?然而在山坡地種植高冷蔬菜,雖然毋須農藥使用就可以長得又脆又好吃,但淺根系的蔬菜卻會造成嚴重的土壤流失,對環境影響反而更嚴重。由此來看,在這個限定區域內,有機高麗菜的弊害遠大於農藥蘋果。

但接受這非有機的蘋果,好食機該如何與消費者、購買者說明?最後,謝昇佑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便是要求農民盡量把農藥使用量降到最低,並公布所有用藥,藉此跟消費者溝通、討論。如果消費者一同集思廣益仍無法降低用藥,又無法接受非有機耕作,那就與農民一同承擔一分地 14 顆蘋果的高成本。

當農民與消費者成為共同面對問題的社群,農業的兩難,再也不是農友必須自行面對的難題。資訊的透明,讓農友了解消費者需要什麼,也讓消費者了解農友能提供什麼。

圖片來源/torange.biz
圖片來源/torange.biz

溝通可不是建個網路平臺就好
很多人覺得所謂資訊透明就是建置一個網站,把所有的資訊全部放上去,或者讓消費者直接跟農民訂購,就可以免除產銷體系裡的弊病,然而,網路平臺其實也有諸多弊端存在。譬如一些倡導直接與農民購買,再直送消費者的平臺,為了尋求貨源的穩定,居然也是向盤商進貨。另外,包裝、寄貨、接受客服等對於本來就有農事要處理的小農來說,需要耗費的人力成本非常高,直接向農民訂購的平臺,說穿了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愛心,對農友而言,其實一點也不方便,網路的冰冷、單向,更無助於促進雙方溝通。(延伸閱讀:小農的辛苦,只需要網路平臺和宣傳包裝就能解決了嗎?-專訪好食機社會企業)

戴劭芸也強調,嘗試過電子商務平臺的他們,也覺得面對面得推廣,更有效果。追求效率的網路,其實本來就不適於對話及交流,格外品的複雜、友善農作難以規格化的特性,也無法在網路上透過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因此,他們後來選擇實際面對面的實體攤位和農產加工品工作坊,透過實體活動,進行格外品的推廣,也成功透過擺攤,販售了200 多斤的格外品蔬果。

除此之外,醜蔬果大翻身也積極尋求企業合作,將不被消費者接受的蔬果,包裝成精美的企業禮盒。他們曾與臺中勤美誠品合作,將格外品蔬果包裝成可愛的會員禮,也曾經與有機保養品牌蜜葳特(Melvita)合作,推出聯名會員禮。藉由企業合作,擴大影響力。

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粉絲專頁
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粉絲專頁

善用小生產者的創新,大生產者的量產
說到實體活動,好食機也勤於舉辦小生產者創新課程,鼓勵研發創新。謝昇佑強調,臺灣有許多明星農產加工品或農產品,都是小生產者自己研發出來的,如有名的在地傳統餅、黑鳳梨酥等。甚至有農民出國回來,順手帶種苗回來接枝,投入研發。對謝昇佑來說,只要能鼓勵小生產者創新,臺灣萎縮的農業出口,或許就有向國際拓展的希望。

然而其中有個瓶頸:小生產者創新能力很強,但量化、管理能力不佳;相反的,大生產者雖然量產、推廣能力極佳,卻不太有彈性進行創新,因為一旦創新產品,整個工廠生產線、安全管理等就要重新來過。

整體來看,小生產者與大生產者可以是很棒的分工關係,小生產者負責「0→1」的創新研發,而大生產者進行「1→N」的量產及在地推廣。但是,目前的狀況,常常是小生產者創新出好產品,請大生產者幫忙代工,最後大生產者就把技術偷過來,而小生產者因為發聲、曝光管道少,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原來是一開始的創新者。

未來,謝昇佑希望透過共同課程的進行、專業業師的媒合,改善小生產者管理技能不足的問題,鼓勵小型生產者創新。譬如最近進行的小生產者食品加工課程,就教導他們如何在簡單的廚房營造出如大型工廠高溫、高壓的無菌與乾淨環境。未來也希望透過社區共同購買,幫助小生產者測試市場,並用公平的方式,讓大型生產者進行量產的同時,不忘把小生產者該得的創新獲利回饋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