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你可曾想過,甘蔗渣、鳳梨葉、香蕉樹幹,乃至於咖啡渣、葡萄粕等,這些過去得額外花費人力物力處理的農業廢棄物,事實上可被賦予第二、第三生命,搖身變成時下最夯環保材?位於南投的鉅田潔淨技術(後簡稱鉅田),致力於將廢物變黃金,以不砍樹、不製造新耗材情況下,研發各種植物性纖維吸管、杯蓋、餐具刀叉,取代一次性塑膠,獨家技術不僅是海外發明獎常勝軍,環保產品行銷全球30國,搶攻破億循環經濟財。
2018年,海洋生物學家在哥斯大黎加發現一隻海龜,鼻孔裡卡了15公分吸管,又或擱淺柯氏鯨豚胃部竟裝滿40公斤塑膠袋,在飢餓與脫水狀態……這些震撼畫面,讓人類開始省思,究竟有多少塑膠垃圾,正在殘害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暖化等系列蝴蝶效應,背後劊子手究竟是誰?
鉅田創辦人黃千鐘直言:「海洋被一次性塑膠汙染,遮蔽80%藻類製氧能力,我希望從源頭做起,讓這些塑膠替代產品即使不小心掉進海洋或土壤,都是可以自然分解掉。」事實上,他的碩士論文正是研究如何利用香蕉纖維補強生物可降解綠色複合材料,從源頭幫助農民解決大量農業廢棄物。
2018年的新聞事件,促使前後在2家中大型材料公司,研究自然分解材料的黃千鐘,踏上創業之路。對材料的熟悉度,讓鉅田團隊只花2個月就成功研發第一款甘蔗吸管,「台灣的甘蔗渣非常多,過去只能做成堆肥,如今我們製成甘蔗吸管行銷全球,等於是把台灣的農廢物輸出煉金。」
「我堅持不要為了做一個環保產品,去浪費更多資源,為了和既有設備接軌,研發端必須不斷調整配方,還要兼顧產率,所幸目前與傳統塑膠吸管產率其實非常接近了。」除了甘蔗渣,黃千鐘也積極挑戰稻殼、咖啡渣等多元材料,他笑說:「所有植物纖維的化學結構都是一樣的,差別只在特性不同,咖啡是粒子結構,甘蔗是條狀,做出來的產品會比較剛硬,咖啡做出來會比較柔軟,也可以是複合配方。」
甘蔗吸管的創新材料研發,獲得2018年法國蒙佩里耶雷平國際發明展金牌獎與評審特別獎,瞬間打開國際知名度。如今,鉅田也受法國政府之邀,本月(2020年10月)在里昂成立分公司,已將葡萄粕做成課桌椅原料,化腐朽為神奇;明年初也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據點,當地大量蘆葦桿廢棄物,正是製作一次性刀叉餐具的天然原料。
面對海內外雪片般飛來的農廢物合作需求,鉅田以快狠準的速度,提早準備等待商機。隨著聯合國SDGs組織大力倡導永續發展目標,全球限塑政策快馬加鞭,不少一線跨國企業紛紛上門洽詢合作可能性。事實上,鉅田入選本年度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的臺北好社企計畫,由產發局及安侯建業(KPMG)共同提供輔導,黃千鐘特別感謝台北市政府,提供實質企業優惠貸款協助,甚至連如何擬訂國際契約、保密協定、股權分配事宜等細節,也能提供諮詢建議,為社會企業種子點火助燃。黃千鐘強調:「這些合作案的契約擬訂,連一般律師事務所都不太懂,偏偏我們95%產品都是外銷,北市府與KPMG在這一塊上,給予非常實用的幫助。」
地球只有一個,永續發展才是邁向明天的唯一道路,鉅田也從自身做起,攜手握咖啡、黑沃咖啡等業者,將咖啡渣製成吸管、杯蓋、一次性塑膠袋,實踐循環經濟商機。放眼世界、紮根台灣,鉅田加入法國塑膠競爭力集群組織,掌握歐洲最新環保法規,推出最適合產品,國內部分也積極和朝陽科技大學簽訂產學與合作契約,深入校園與學子舉辦論壇交流,向下紮根培養循環經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