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27 [107年度社企特輯] 甘蔗吸管不是「真環保」?讓永續生活多一種選擇,也有效處理農廢料/專訪「鉅田友善材料」社會企業 – 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
newsbanner

2018.09.27

[107年度社企特輯] 甘蔗吸管不是「真環保」?讓永續生活多一種選擇,也有效處理農廢料/專訪「鉅田友善材料」社會企業title

Post on: 九月 25, 2018 黃愉婷/NPOst 公益交流站

圖/100% 植 fb

今年(2018)年初,「限塑政策」正式上路,環保署提出「2020 內用禁用、2025 以價制量限用、2030 全面禁用」的減塑時程,受規範的塑膠製品包括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以及塑膠吸管。而在手搖飲料店林立的臺灣,隨杯附贈的塑膠吸管用量高得嚇人,根據報導指出,臺灣每年的塑膠吸管用度為 30 億根,若以一根吸管 15 公分計算,這樣的數量足以繞行地球超過 11 圈。


圖片引用/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隨著政策施行與大眾環保意識抬頭,被視作環境保育頭號殺手的塑膠製品如臨大敵,不僅環保署明訂自 2019 年 7 月開始,明訂連鎖速食店、百貨業者等皆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且越來越多塑膠用品替代方案為人所知,塑膠吸管也不例外的出現了新的選擇,像是「玻璃吸管」、「竹吸管」以及「不鏽鋼吸管」等。更有甚者,關心環境議題的民間團體如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還提倡乾脆捨棄吸管,直接就口品嘗飲料,更表示「不用吸管海洋生物會感謝你」。

而從 2013 年創立公司前即鑽研友善環境材料的「鉅田友善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田」)也在此時加入了提案行列,希望藉由推廣環保材料製成的吸管,和全民共同實踐環保。

甘蔗吸管是因緣際會,環保材料研發才是本業
說到「鉅田」也許讓人感到陌生,但要是提及「甘蔗吸管」,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今年 7 月,鉅田團隊創立了「100% 植」品牌,在限塑政策引發眾人擔憂「要怎麼喝珍珠奶茶?」的同時,順勢推出了「甘蔗吸管」,引起不小的關注與討論。


圖/鉅田粉專

顧名思義,甘蔗吸管「以甘蔗製成」,深諳吸管製材特性的鉅田向製糖業者收購屬於農業廢棄物的甘蔗渣,壓製成聚合原料粒子,混合全天然聚乳酸(PLA)作為甘蔗纖維黏著劑,開模製成粗細不一、切口有平有斜的甘蔗吸管。「這對我們來說是對的事情,剛好時間點也到了,我們便決定推出品牌。」鉅田執行長蔡秉翰說。

「其實吸管不是我們的主要業務,我們專注於環保材料的研發,因此我們對材料相當熟悉,當環保署長李應元年初提出吸管禁用政策時,我們便將原有的材料配方改進,製作成大家現在看到的吸管。」說著,蔡秉翰也拿出一包甘蔗吸管樣品,一把抓起色澤質樸的吸管湊近鼻腔,透出一股淡淡的焦糖清香,實際拿來飲用咖啡,與一般吸管並無二致,「只要稍微調整原有的材料與製程,並沿用原本製作塑膠吸管的設備,便可以產出甘蔗吸管。」


鉅田執行長蔡秉翰。攝影/葉靜倫

不只甘蔗,竹子和咖啡渣也重獲新生
鉅田向專門榨甘蔗原汁的食品工廠收購甘蔗渣,對食品業者而言,甘蔗渣著實令人頭痛,因為臺灣現行法規規範不得以事業廢棄物再製產品,這些甘蔗渣便成了如假包換的「廢物」,光是找人清運就得耗費許多費用與時間, 「我們用相對低廉的價格收購這些原本必須丟棄的農業廢料,重新製作可用的物品,不僅協助企業達到零廢棄的目標,更達到了環境保護的效用。」

鉅田近期也推出「咖啡渣吸管」,其成品和甘蔗吸管一樣,挾帶著原物料的特性,咖啡渣呈現深棕色,甚至有著濃濃的咖啡香氣,「我們正在與知名咖啡連鎖業者洽談合作,以 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的方式將咖啡店面每日販售咖啡剩下的大量咖啡渣再製成其他物件,協助企業也達到零廢棄的目標。」


咖啡渣吸管。圖/100%植 fb

「咖啡店業者看到我們的製品,眼睛都亮了!」不只吸管,這些製品也許還可以是店內販售的品牌環保杯,或是頻繁使用的托盤,甚至是桌椅等,減低垃圾丟棄數量,讓「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不再只是口號,「這樣一來也非常有行銷話題,更能符合企業想發展的目標,不僅環保節能,也增加企業正面形象。」蔡秉翰說到這,眼神也亮了起來。

除了吸管,鉅田也推出竹子製成的環保餐具,如刀叉、餐盤等,蔡秉翰解釋,臺灣山區茂密的竹子林,若要長出可供人食用的美味竹筍,農友每 2 年必須讓竹子「砍掉重練」,這些無處可消的廢棄竹子遇上鉅田,免去了當巨型廢物的命運,成了鉅田環保製品生產線上的寶物。

積極跨足海外,環保無國界
農業廢棄物還有個特性,也就是隨著不同地區產業型態有別,主要的農業廢棄物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盛產紅白酒的法國,便因此製造出巨量的葡萄渣滓、酒粕等,鉅田因此也將眼光放長放遠,希望未來能將觸手延伸到國外,利用在地農業廢棄物再製成貼合當地生活習慣的產品,以國際化的眼光、在地化的做法,實踐環保無國界的理想。

也因此,鉅田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展覽,像是巴黎 M&O 家飾家具展,其中,在「材料研討會」的場合中,集結了法國國內外的家飾家具設計師,鉅田創辦人黃千鐘向眾專業工作者介紹友善環境原物料的無限可能性,並說明其如何降低環境衝擊,「當設計師認識了這些材料後,就多了一個選擇的機會,並且可以針對這些材料的特性來設計產品。例如他原本都採用塑膠製作手機殼,往後他就多了環保材料的選項。」蔡秉翰說。


鉅田參與巴黎 M&O 家飾家具展,與國外設計師交流經驗。圖/100% 植 fb

有趣的是,在這些國際場合推行自家產品時,最有利的溝通方式不是透過翻譯,也非肢體語言,而是聯合國 2015 年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氣候變遷加劇、永續發展作為共同目標的此刻,SDGs 迅速成為國際間的最佳共通語言,「我們積極使用可再生原料,並設計可分解產物,完全符合 SDGs 理念。」(參考:被垃圾撐死的信天翁、被吸管卡住的海龜,我們還能消費環境多久?/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囿於臺灣法規尚未到位、使用者也未能全盤接受,鉅田目前的客戶多來自國外,從歐美到南半球的澳洲都有鉅田的足跡,「歐美等地的廠商與民眾環保觀念較普及,落實於生活的層面也很廣泛,接受度自然比較高,推廣產品相對順利。」蔡秉翰解釋國內外環保意識與實踐的差異。

要對抗的不是觀念,而是「想像力」
然而,這條追求永續的道路也非一路順遂,鉅田面臨的眾多挑戰,首先是代工廠的質疑,「對工廠來說,換料很麻煩。」蔡秉翰娓娓道來,這些代工廠原本產製塑膠吸管,使用的是相對穩定的塑膠原料,製程條件一旦設完成,再多的塑膠原料都可以一次做完,「但是,天然原物料不穩定,它的物性每天都在變化,溫度、溼度及壓力都會影響製程,例如今天設定 100 度、乾燥 20 分鐘可以製作出品質良好的吸管,過幾天可能要調整成 120 度、乾燥一小時才能順利生產。」

蔡秉翰說,團隊面對如此困境,以不斷教學為因應方式,希望和代工廠一起建立 SOP,「讓大家熟悉原料物性後,才能讓這些環境友善的產品跟塑膠一樣被大量製造,減低成本,更為人接受與應用。」


製作出環境友善、無毒、可回收的甘蔗吸管並不容易。圖/100% 植官網

此外,B2B 的客戶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接受鉅田的提案,使得鉅田剛開始給客戶的開發企畫頻頻被退件。不過,說客戶「不能接受」,倒不如說是「不能想像」,就如同一般消費者也難以將「廢棄甘蔗渣」和「吸管」聯想在一起。「我們一開始是將原料樣本寄給潛在客戶,告訴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我們都可以開發』,但後來經歷幾次拒絕,便決定開模做出真正的完成品,再告訴他們『你看到的這個杯子,是用甘蔗渣做的』,如此一來他們才終於對產品產生好奇與期待。」

甘蔗吸管「不是真環保」?焚化或掩埋,都好過塑膠
鉅田永續之路的第 3 個挑戰是,一般人對「甘蔗吸管」的評價兩極。有人認為甘蔗吸管不失為一個過渡到環保生活的管道;也有人表示,臺灣目前根本沒有「生物分解」的回收廢棄物機制,質疑這些混雜 PLA 的甘蔗吸管其實「還是塑膠」且「並不是那麼環保」,甚至有專業醫療保養知識平臺呼籲消費者購買前必須三思。

對此,蔡秉翰表示,鉅田樂見甘蔗吸管帶來的討論與反思,即便眾說紛紜,那也都是好事:「也許甘蔗吸管就像一個敲門磚,如果你已經養成習慣自備可重複使用的吸管,那很好;但對那些仍習慣使用拋棄式吸管的人來說,只要能讓他們多一個選擇或一個關於永續的思考,就達到甘蔗吸管的目的了。」


100% 植也以環境友善材料製作其他用品。圖/100% 植 fb

蔡秉翰坦承,臺灣目前的確沒有相應的機制回收生物可分解材料,不像國外將這一類製品獨立成一個回收類別,民眾丟棄後,由官方集中掩埋在滿足高溫高壓條件的場地,使其於 180 天內分解完畢;且作為黏著劑使用的 PLA 也的確不適合丟到傳統回收廠,否則融解後的 PLA 將使其他塑膠原料(如 PP)產生黏著效應,嚴重影響塑料再製的產程。

然而,蔡秉翰也說明,目前由 50% 甘蔗渣、50% PLA 混煉製成的甘蔗吸管,不管是當成一般垃圾丟棄至焚化爐,或是埋在土裡,「都比一般塑膠好」。因為甘蔗吸管若焚燒,不會像塑膠吸管那般產生有毒物質;如若掩埋,「當然沒有辦法在 180 天內分解完畢,但是時間過去 1、2 年,仍然會分解。」

期待更多人投入,落實循環經濟初衷
不斷強調鉅田是「賣原料」不是賣吸管的蔡秉翰也表示,鉅田持續努力鑽研原物料特性,不管是從原料還是製程下手,都期待未來能漸漸減少對 PLA 的依賴,致力產出 100% 植物纖維原料,讓業界能以此製作成多元的用品/商品,共同維護循環經濟的初衷。

未來,鉅田更希望能以「衛星工廠」的概念經營企業,也就是由專精材料研發的鉅田分發材料給不同的工廠,讓工廠分別製作某項產品,「這家做吸管、那家做托盤」,讓產品的產銷能更加穩定且被普遍使用。此外,鉅田也期待能將技術轉移至國外,「看當地的廢材是什麼,我們就到當地設置回收站,像『世界工廠』一樣,讓各地的農產資材都可以被有效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