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
106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
《 替農業廢棄物找出路,用廚餘堆疊出創新 》
/專訪「沃畝」(元沛農坊)社會企業 /
「農業有不足的地方,我們的角色就像塑鋼土一樣,看到哪裡有洞,就一個一個幫忙補起來。」社會企業沃畝(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說。
從搖籃到搖籃
放置於臉書粉絲頁上方圖片,是沃畝(元沛農坊)對外解釋創辦理念最佳的示意圖。一側是農業生產流程:栽種、施肥、收成,而後送至消費者手中;另一邊則是農產品經過加工、購買、烹煮,而後進入人們肚子裡的食材循環過程。
然而,不論農業生產,亦或日常飲食烹調,免不了產生農業廢棄物及廚餘。而沃畝(元沛農坊)所要做的,便是透過廚餘堆肥技術,替農業廢棄物及廚餘尋找出路,成為環境永續的一環,實現「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C2C)理論。
搖籃到搖籃理論出自德國科學家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他的理論概念是向大自然學習,認為所有的東西皆是養分、資源,皆可以回歸到大地與土壤之中。所有的物品並非生產出來即邁向終結。而沃畝便是以此出發。
廚餘回收、堆肥處理力有未逮
廚餘回收、堆肥處理觀念,對大多數的民眾並不陌生。然而在許又仁眼裡,「仍是一場未完成的綠色革命。」他解釋,廚餘回收的觀念雖早已普及,但許多的執行技術仍未被完整落實。例如,政府推行有年的堆肥場,在績效導向之下,往往一味追求堆肥量,忽略了堆肥過程。
許又仁進一步解釋,在堆肥過程中,「碳氮比」極其重要,理想的碳氮比必須達到 20、30。而堆好肥,物理的蓄熱結構必須要做好,必須讓空氣在足夠的孔隙流通,才有理想的發酵,減低異味。一旦氧氣過少,堆肥過程就會出現厭氧發酵,發酵反應不佳,進而影響堆肥效率。
目前的堆肥場,多著重於堆肥處置量,而回收後的廚餘經過打碎後已變得湯湯水水,若要形成蓬鬆的結構,必須額外混入木屑、枯葉等資材。然而以現有堆肥場的人力、空間,根本無法達成目標,最終使得堆肥場運作效率降低。
推肥領域服務需創新思維加入
除了效率不如預期,由於回收廚餘多半為碳水化合物,在厭氧發酵的過程,會出現酸敗,產生腐蝕性氣體。長期下來,堆肥場建築的使用期因而被迫縮短。
「相關的技術與科學,並未進入堆肥領域,必須有人改變服務模式。」許又仁說。沃畝(元沛農坊)所推出的社會創新提案,便能協助解決類似的問題。此前,沃畝(元沛農坊)透過新竹縣政府牽線,和香園紀念教養院合作展開小型的堆肥計畫,是目前沃畝最為完整的示範案例。
在香園紀念教養院的計畫中,沃畝(元沛農坊)蒐集院生每日產生的廚餘來做堆肥,再讓院生利用堆肥在農場種植蔬果,形成從搖籃到搖籃、資源零浪費的循環。藉由這種方式,香園能充分利用廢棄物,並透過販賣蔬果獲得額外收入。
做好品質把關,品牌經營建立信任
另一項沃畝(元沛農坊)與宇陽能源的合作計畫,則協助屏東大豐畜牧場,將豬隻糞便轉而用作沼氣發電。許又仁解釋,以畜養 5000 頭豬隻的養殖場規模來看,約能提供全國 0.2% 用電量。儘管與整體數字相比之下微不足道,卻能解決豬隻養殖常見的廢水問題,達成零排放的目標。
令人驚喜的是,日前,團隊嘗試將經過處理的廢水拿來灌溉鄰近農田種植的香蕉、檸檬,且發現蟲害減少的傾向。雖然仍需長期觀察與科學檢證,仍令許又仁與團隊成員大為振奮。
不光協助處理廚餘、農業廢棄物,沃畝團隊甚至和德國檢驗室杜夫萊茵合作,協助小農檢驗作物,確保品質。未來小農與沃畝合作的產品也將打上沃畝的品牌「元沛農坊」,向消費者保證品質。此前,竹東雜糧第一產銷班所推出的稻米品牌「六香田」,包裝上就冠上「元沛農坊」的聯名品牌。
農業也需要科技助陣!
沃畝(元沛農坊)團隊目前有 10 位成員,除了創辦人許又仁,現就讀清大分子化工所的林嘉儀,以及擁有資工背景的王仕祺,是最主要的核心人物。在外人眼裡,習慣將沃畝團隊冠上「科技農夫」的稱號,然而對許又仁而言,選擇切入農業領域,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許又仁就讀碩士時,即主攻生物物理。他表示,農業本就是生物技術應用最多的領域。外界以為生物應用多半用於人體上,但不光人類必須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農業同樣也是,其生長週期更為短暫。因此,「任何生物應用的權威,必定不會忽略農業。」許又仁說。
臺灣產業過度集中,多數科技人才都集中於半導體產業,僅有少數人進入農業,對產業想像的缺乏,也限制了農業發展。然而,農業所需的技術含量全然不輸科技產業,儘管必須投入的時間成本遠遠高於科技生產,但正值新舊轉型的農業,需要更多的創新服務。
隨著農業栽作模式、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營養需求的多元化,都使得農業出現新的服務想像。此刻的農業發展正處於橫跨商業服務、產品創新與科技導入 3 方交界點,各領域也產生創新需求。
一鏟一鏟的廚餘,堆疊出創新模式
沃畝(元沛農坊)選擇切入廚餘回收領域,也是團隊經過 3 年多才逐漸摸索而來。大學、研究所攻讀物理學,博士班進入清大奈微所的許又仁,專業在於生物監測,起初團隊原本鎖定「智慧農業」,希望將智能監測、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用於農業上。
但是,幾經分析,許又仁認為,透過智慧農業的監測機制,雖能蒐集微氣候等數據資料,卻無法解決農民於前期栽作時最根源的難題。「智慧農業僅僅只是農業栽作的輔具。」為此,團隊開始轉換方向,尋求新的典範模式,也因而認識臺灣推動廚餘回收技術的先驅:劉力學,並在他推行 20 多年的示範農場──臨海農場學會了堆肥技術。
正如沃畝此前於群眾募資平臺 FlyingV 網站,為了「元沛農坊廚餘堆肥募資計畫──為臺灣實現一個綠色永續的夢想」所放置的影片資料。「初期的實驗階段,我們都是拿著鏟子,一鏟一鏟的鏟了 3、5 噸廚餘。」直到協助慈恩庇護農場案例中,沃畝(元沛農坊)經手的廚餘量達到上百噸,團隊才第一次擁有操作一座具社區等級堆肥場的經驗。
解決消費商品的環境代價
沃畝(元沛農坊)的創新做法,為其贏得多座獎項。2015 年沃畝(元沛農坊)即獲得母校清大舉辦第一屆清華創新競賽冠軍。今年更奪下梅竹之星創業競賽 TIX 首獎。在外界看來,沃畝(元沛農坊)為廚餘回收領域注入技術極為創新,但「與其說是將技術導入,毋寧說是滿足需求。」許又仁說。
「沃畝(元沛農坊)守護的是循環農業、綠色農產的概念,希望農產品無毒,優於市場標準,並滿足民眾所追求農產健康好吃的目標,進而形成環境保護,成為『對社會友善的企業』(Business for social good.)。消費商品的環境代價需要有人去解決,而沃畝就是解決者。」許又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