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05 從農事看社企(上):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我們與食物的距離-「農地食安」社企活動報導 – 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
newsbanner

2016.08.05

從農事看社企(上):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我們與食物的距離-「農地食安」社企活動報導title

名稱:公益爆米花#37|【農地食安】──讓農地養出生機,開創農業新模式

日期:6 月 30 日(四)

時間:18:30 – 21:30

地點:社企聚落

主辦: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承辦:NPOst 公益交流站

協辦:
社企聚落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主講:
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戴劭芸|醜蔬果大翻身共同創辦人

 社會企業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企業目標,並將固定百分比的獲利捐出,如此永續經營」是我們常見的社會企業定義。但是,在這場以社企為主題的講座,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一開始就提醒,以上兩點都沒辦法非常精確的定義「社會企業」,因為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可以自圓其說的認為是在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譬如提供塑膠製品、石化製品的台塑集團,的確是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民生問題,然而我們會把製造汙染的台塑認定為社會企業嗎?又如果,台塑把所賺的錢全數捐出,難道就可以被定義為社會企業?(延伸閱讀:小農的辛苦,只需要網路平臺和宣傳包裝就能解決了嗎?-專訪好食機社會企業)

謝昇佑認為,獲利如何分配、是否解決社會問題,並不是衡量社會企業最直接的標準,應該以「企業經營的過程」作為界定社企的重點,而非以「企業經營的結果」來界定。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遵循社會團結的概念,尋求企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自然環境)整體利益最大化,而非追求個別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才可被稱做社會企業。當一個企業從經營過程就將所有損益納入考量,根本無需在意後端的獲利是否回流、是否捐出,因為經營的過程,就已經將危害個人或環境的社會成本壓到最低。

曾任職於 NPO 的昇佑說,過去一般認為解決社會問題是 NPO 的責任,但是 NPO 的營運,也需要從經濟活動中取得,就算是依靠小額捐款過活的 NPO,所有的小額捐款也來自捐款人透過經濟活動取得的薪水,然而矛盾的是,幾乎所有社會問題,都源自於經濟活動。

NPO 和營利企業,彷彿左手和右手的關係,人們從經濟活動中製造問題,再用經濟活動賺來的錢,把問題外包給 NPO。謝昇佑認為,要改變這個結構,必須透過業態的社會創新,才可能達成。在全新的業態中,消費者、生產者、通路、零售商不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緊密團結,共同尋求彼此可接受,且利益最大化的模式。「所有企圖挑戰社會問題的企業,都必須打破 NPO 和企業的惡性分工,經由業態的創新,達成理想。」謝昇佑說。

農地照片

創立好食機社會企業超過 4 年的謝昇佑,也提出社企創業的三個步驟:

確認求解範圍:確定現實條件為何
在求解範圍內找出最佳解:在現實基礎下尋求最理想的解法
擴大求解範圍:有了成功解決社會問題的經驗後,試著改變社會結構
大部分的社會企業之所以活不久,就在於太過理想。多數時候,理念上的最佳解都不在現實的求解範圍內,不顧現實的一味追求理想,只有死路一條。以謝昇佑自己推行友善農業的經驗為例,他就先確立了兩個他暫時無法改變的求解範圍:農產品商品化、農食分離。

資本主義下的農業樣態:農產品商品化 & 農食分離
過去的農業屬於「維生型經濟」,農產品生產的目的是為了食用,農民是為了產品的實用價值、為了自給自足而進行耕作。但現在不同,現在農業的經濟狀況屬於「商品/貨幣交易」,耕作的目的是為了拿農產品去販售。當食物成為商品,它的價值就會被金錢與數量定義,無法規格化、規模化的友善環境農產品,因此在資本主義結構下很難被生產者接受。

除了「商品/貨幣交易」的經濟型態,臺灣農業的另一個狀況是地域上的農食分離:農村生產,都市消費。在農食分離的狀況下,不可避免得要有盤商、零售、行口等產銷體系,許多農業問題就出現在這農產品運輸、轉手、集貨的過程。

農產品商品化的狀況,自人類有交易以來就是如此,很難在有生之年見到改變。而要將農食分離改成地產地銷,以現在的臺灣來說可能性也極低,因此謝昇佑將這兩者視為不可動搖的現實狀況。他所要創立的社會企業,便要在不違背這兩者的狀況下進行。

醜蔬果大翻身的共同創辦人戴劭芸,投入農業改造的原因也是由於農產品商品化與農食分離。創業之初,因為不了解農事,戴劭芸決定直接前往產地進行了解,沒想到拜訪農友後的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產地的蔬果,竟然與在超市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以地瓜為例,產地的地瓜,形狀各有不同,有的因為生長時遇到石頭,長得凹凸不平;有的因為水分與營養的關係,成為裂果,但這些完好、可食、健康的蔬果,卻無緣進入消費市場。在臺灣,平均有 3 成的「不完美」蔬果,在產地就被淘汰掉,因為無法進入消費市場,農友只能賠錢賤賣、做成堆肥或直接不採收,讓它們在農地自然腐爛。

格外品的地瓜 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
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

這些蔬果之所以在產地就被淘汰,來自於都市消費者對蔬果的挑選心態,因為不了解農事,消費者無法分辨哪些是自然健康的蔬果、哪些是經蟲蛀、有藥斑而不能吃的蔬果,自然只挑外觀看起來好看、漂亮的蔬果。

像蔬果這樣自然的農產品,外觀各有不同應該是它們很自然的樣貌,為什麼我們會期待每個蔬果都長得一樣?戴劭芸說:「規格化的迷思,來自我們與食物之間遙遠的距離。」

生長在都市的消費者,早餐習慣吃規格統一的御飯糰、中餐晚餐吃大小一樣的便當,消費者已經非常習慣,城市裡的一切都需要論斤秤兩、上架販售的商品,都要長得一樣,完全無法了解生於大自然的農產品其實根本不可能規格化。

這使得戴劭芸及夥伴們,決定開始「醜蔬果大翻身」計畫,除了讓消費者了解這些不完美的「格外品」其實是自然蔬果天然的面貌,也推廣珍惜資源的觀念,並且透過販售有機無毒、友善環境的格外品,推廣環境永續的理念。

為了減少浪費,小農必須自行處理不被市場接受的格外品/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
為了減少浪費,小農必須自行處理不被市場接受的格外品/圖片來源:醜蔬果大翻身

先取代舊體系的功能,才能創造改變
提到農食分離所帶來的產銷體系,謝昇佑說,目前的產銷體系的確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對小農尤其不利,但我們不妨設想,一個如此糟糕的體系卻能生存這麼久,代表它有一定的功能,且它的功能可能大到,人們願意去容忍它的惡。甚至很多時候,好食機即使給農民更高的利潤,農民也不一定願意合作。

謝昇佑也是經過很多年才了解:如果想要創造一個新的結構去顛覆舊體系的弊端,第一個工作不是去發現它的缺點、改變它的缺點,而是去了解它的優點及功能,再創造一個「功能替代選項」。唯有先達到舊體系原有的功能,我們才有可能改變它。一個沒有弊端但也沒有功能的系統,是不會運作的;相反的,有的體系雖然弊端叢生,但它的強大功能,卻讓它可以存續下去。

從產銷系統的角色來分析,農產品從生產到送到消費者手中,必須經過以下流程:農民→產地集貨→(託運)→消費地集散→零售通路→消費者。其中產地集貨、托運跟消費的集散三個地方會出現「盤商」。以擔任中間人的消費集散來說,無論上游送來多少貨,他都要有辦法在特定的時間內消化掉;無論下游要求多少貨,他都得想辦法生出來。就是這樣的功能,讓盤商在產銷市場無法被取代。

傳統產銷結構 圖片提供:好食機
圖片來源:好食機

又比如託運盤商的功能,如果使用一般黑貓快遞冷藏運送蔬果,一箱貨必須花掉 250 元,但經過託運盤商,一箱只需要 40-50 元,不僅價差了將近 6 倍,相較於隔天才到貨的快遞業者,走菜車下午採收,凌晨 2 點就可以趕在拍賣市場開市前將貨送到。產銷體系短時間處理大量貨物的能力和低廉的價格,是它長久存續的原因。

除此之外,產銷體制也不是一般想像的這麼死硬刻板,也有農民事業做大了,後來兼做產地盤商,或是產地盤商兼做托運,產銷體系裡頭,誰會扮演這些角色很不一定,剝削也不會只發生在特定某些人身上。

(未完待續)

 【活動現場】從農事看社企(下):萬惡盤商與可憐小農?產銷體系比的是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