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
106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
《 把好事做對:不再「過剩」與「錯捐」的物資媒合平臺 》
/ 專訪「iGoods愛物資」社會企業 /
「我們最想要翻轉大家『捐贈物資』的觀念!」iGoods 愛物資共同創辦人邱珮瑜相當年輕有朝氣,談起創業動機卻顯得熟練、有企圖心,她希望透過募資平臺的建置運作與分享,可以減少臺灣物資捐贈的「過剩」與「捐錯」問題。
iGoods 是一個新創的「物資分享平臺」。和過去社福單位將物資需求消息刊登於網頁或社群媒體截然不同,iGoods 期望用科技解決物資過剩與錯捐的社會問題,透過平臺專業的物資資訊整合系統與捐贈管理流程,使捐贈物資這件好事能「做得對」。
出走公司:創業解決物資捐贈的困境
iGoods 的共同創辦人邱珮瑜與陳家銓原本都是一般上班族,邱珮瑜在公司擔任產品企畫,專業為使用者需求研究、網站與 App 規畫;陳家銓則在物流業擔任倉儲管理人員。他們在一場活動上認識,交流後發現彼此有些共同想法,埋下了共同創業的種子。
邱珮瑜與陳家銓當時都於一般私人企業上班,往返公司與住處處理日復一日的業務,經年累月下來,讓他們都有了「差不多了」的想法,想要做「更有趣」的事情。2013 年,他們協助一位共同朋友發起群眾募資,到偏鄉挹注小朋友的教育資金缺口,這個合作經驗使他們都認可彼此是能一起合作的夥伴。同一年的聖誕節,他們透過朋友的介紹,得知社福團體冬天物資缺乏的消息,聯繫之後便結合線上與線下作業,透過線上網路宣傳公告、線下則設立幾個物資搜集點,將集合好的物資送至有需求的社福單位。
募集完成後,邱珮瑜與陳家銓到了社福單位卻發現:單位現場已經有一模一樣的物資品項與數量,邱珮瑜說,本來應該是一件良善的事情,最後反而使物資過剩。這樣的結果肇因於「資訊不透明」,有需求的單位單方面的宣傳、散播消息,欲捐贈者一股熱忱,彼此卻不太知道寄送狀況,資訊不對稱使得不管大型或小型單位,物資不僅過剩,還很常募錯,造成資源囤積與浪費。
發現問題:物資「過剩」與「捐錯」
正如邱珮瑜所說:「單位的物資問題不是募得多或募得少,過剩跟募錯才是最可怕的。」進入社福單位擔任志工的經驗,也使得邱珮瑜曾經遭遇不需要的物資自己送上門的窘境,「我們並沒有說需要這些東西,為什麼大家瘋狂送來?」邱珮瑜進一步補充:「臺灣是個有愛心的地方,願意捐款、分享時間擔任志工的人都很多,只是大家做得『不夠聰明、不夠正確』,一片善心往往有可能造成他人的困擾。」
物資捐贈與捐款並不盡然相同,物資並非「越多越好」。物資有其限制,物件的規格、價格都會影響與單位需求的貼合程度。舉例來說,市面上的筆記型電腦型號多不勝數,單位的用途可能是行政文書、辦活動、教學等,若資訊不夠完整透明,就很有可能造成錯捐與過剩。物資也有其即時性,受捐單位服務的案家若發生突發狀況,有較為緊急的需求,來不及上網公告或申請公益勸募,就必須臨時召募。此時若社福單位未於收受捐物結束後即時更新募捐資訊,就可能發生物資大量湧入的狀況。
「社群媒體是助力,幫助消息的擴散;但是,背後也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辦法即時更新與管理。」擴散後的募捐消息如雪花紛飛,所到之處都可能發揮效應,在案家的物資需求解決後還繼續發酵,結果就是募了「10 包白米」,卻持續收到「很多組 10 包白米」。邱珮瑜有感於此情景,為了使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對的東西在對的時間、交到對的人手裡,「iGoods 愛物資」平臺於焉而生。
有善心,還要「將善事做對」
iGoods 自 2015 年成立至今 2 年有餘,截至目前為止,約有 120 家政府合法立案的社福團體在平臺上定期且持續刊登物資需求,平均每個月約有 30-40 家受贈單位,線上會員超過 7000 位,每個月又有 300-400 位新增會員,約有 3 成會員捐贈次數為 2 次以上,平臺成功媒合的物資數超過 50 萬件,而且超過 95% 都正確捐贈。
「我們的呈現方式就像電子商務網站,也就是『購物中心』。」為了讓使用者好上手,不需要重新學習新事物,邱珮瑜應用電子商務概念結合捐物。欲捐贈物資者可以在平臺上依物資類別、需求單位檢索,再點選想要/能夠捐贈出去的品項到捐贈車,最後在捐贈車選擇寄送方式,成立捐贈單,完成捐物。
另一方面,社福單位可以透過平臺提出物資需求,經過 iGoods 後臺審核即可刊登,只要物資品項有捐贈者完成捐贈單,就會下架,例如原先刊登 5 臺筆電,有捐贈者透過平臺捐出一臺,系統馬上會顯示餘下的需求數量,也就是 4 臺。這樣一來,散播出去的需求數便能與實際上的需求數相對應,即時而充滿彈性的訊息更新,使閒置的資源能更有效率的流動。此外,單位收到的物資捐贈箱也會標上捐贈單編號,單位可以輕鬆核對捐物,並且在平臺上撰寫感謝小語回饋捐贈者,iGoods 便進一步成為促進雙方情感交流的角色。
多元服務模式,捐物也提供街友工作機會
「我們想要讓大家知道,捐贈物資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平臺越來越大。」因此,為了服務逐漸壯大的平臺使用者,iGoods 另外也開發了新的捐贈模式,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選擇。
首先,若捐贈者欲捐贈的物件在平臺上沒有單位刊登需求,可以使用「代捐登記」服務,iGoods 會協助媒合、開放認領,使物資終有所歸。手邊沒有物資、但有意願捐贈者則可以利用「公益直購」的方式,在平臺上直接選購單位需求的品項,捐贈者的金錢將轉為實質、全新的物資,捐贈給單位,「不過還是要符合愛物資的精神初衷,像是筆電我們就不會開放認購全新的品項。」邱珮瑜說,這項服務適用於有清潔/食品衛生疑慮的品項,例如奶粉與尿布。
還有一種捐物模式是今年(2017)4 月甫上線的「好物箱」服務。有時候捐贈者欲捐出的物件很多,若一件一件媒合相當缺乏效率,「好物箱」便派上用場。只要將欲捐贈物資一次放進好物箱寄送到 iGoods,由 iGoods 與仁愛基金會合作培訓的街友──整理職人「傑克」協助清點、編碼與上架,再媒合給需要的單位,「iGoods 就是物流轉運站,原本要寄 10 次,現在只要一次。」邱珮瑜說。
好物箱分為 399 元與 499 元的方案,前者為自行寄送,後者為到府收服務。許多人質疑為什麼捐物還要自己花錢?邱珮瑜說明:「好物箱的費用當中,有 50% 是傑克的酬勞,傑克的每一次服務我們會當次支薪,使傑克的生活得到支持。」另外,邱珮瑜強調,iGoods 提供的是媒合的專業服務,當中諸多枝微末節需要被細緻的處理,如整理職人細心的整理作業、審核把關受贈的社福單位等,邱珮瑜鼓勵捐贈者捐物之餘尚必須思考服務的價值所在。
翻轉捐物思維:「分享」而非「捐贈」
談到「捐贈」的觀念,邱珮瑜認為舊有的習慣與思維需要被翻轉,「我們想要傳達的是『送禮物』的概念,所以我們偏好使用『分享』而非『捐贈』。如果是送禮物的話,你想想,你會送一件破洞的二手衣物給親朋好友嗎?或是你會送一臺壞掉的果汁機嗎?」答案不言而喻。
「這是一個方便而創新的捐物體驗。」邱珮瑜說。透過 iGoods 的創新、經營與實踐,讓閒置與被錯待的物品可以「適才適所」的再被利用,有物資需求的社福單位有效率的獲取資源,分享物資者在過程中也不再不僅是「給予」的角色,他們同時也獲得了斷捨離後的滿足與舒適,還有分享的快樂感受。